转变,看得见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上一期 下一期

内容详情
返回该版首页

转变,看得见

——丰县欢口镇育英初级中学教育质量提升掠影

■本报通讯员 赵玮 蒋宜贤

活力课堂

社团活动

学生作品

校园一景

“这片场地刚刚修整完毕,有128平方米。下周一,我们将在这里举行一场隆重的表彰仪式。”说这话时,丰县欢口镇育英初级中学校长杨德东的脸上流露出抑制不住的喜悦。作为一所地处江苏省丰县最北端的农村初中,学校想要任何一点突破,都要付出百倍的努力。近两年来,育英初中人锚定目标,凝心聚力,扎实前行,逐渐改变着学校样貌,教育质量不断提升。

校园环境日益改善

育英初中地处丰县欢口镇北街,毗邻山东。在教育资源整合过程中,育英初中受到了一些影响,学校发展遇到了瓶颈。“学校一度只有几十台电脑,云服务、大数据等对于老师而言,基本是陌生的概念。”眼见学校在教育现代化的征途上渐渐“掉队”,杨德东没有“躺平”,而是选择和同事们一起积极思索突破路径。

“校园是教职工工作的地方,他们每天的大部分时间都在校园里度过。优美的校园环境是激发他们干事创业热情的基础,因此,我们将着眼点首先放在了校园面貌的改善上。”杨德东说。硬化失修的路面,重新铺排管线,改造散发异味的水塘,粉刷剥落的墙面……随着时间推移,育英初中的校园变整洁了,也变美丽了,不断有新的惊喜呈现在师生面前。

在此基础上,育英初中人开始了对校园文化的初步构建。七年级教学楼前小广场的柱子上,刻着一副对联,“唯才唯德能服其心,亦学亦思可臻于智”,横批是“开卷有益”。文化墙上印着“胸藏文墨怀若谷,腹有诗书气自华”,“德”“育”“帮”“乐”“行”五个大字分外显眼。“我们希望同学们从入校起,就能养成多读书、勤思考的习惯,不断锤炼心智,在德育养成、互帮互助中,快乐前行。”杨德东如是阐述。而教室中的“竞”等标识,教室外的宣传栏等,则传递着各个班级多元的文化追求,让整个育英初中的校园文化“和而不同”。

2021年,丰县在全域范围内开展智慧校园建设,育英初中抓住这一契机,迎头赶上:智能交互一体机、平板电脑进教室了,无线网络覆盖了主要教学区与办公场所,智慧教学平台开始为教师们提供教学监管、学情分析、学业辅导等服务……基于大数据、互联网、云服务的智慧校园生态圈初步建立,让教师们切实感受到了便利。

在日益改善的硬件环境、人文环境中,育英初中人迈出了提质增效的坚实一步。

教师思路日趋活跃

“哈哈哈……”教师朱瑾的课堂上,传来学生们欢快的笑声。原来,教室里的屏幕上,正播放着学生自己设计的动画——宋太祖赵匡胤、宰相赵普、大将石守信等人正在“微信聊天”。仿真的情境,有趣的聊天内容,将学生带入了北宋初期的政治生活,他们对宋太祖为强化中央集权而采取的措施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这是育英初中教师思路转变的一个缩影。

“我们的教师队伍年龄偏大,以往不少教师‘一根粉笔,一本讲义’就能应付课堂全部时间,这固然说明他们对教学内容烂熟于心,但也导致了‘满堂灌’现象的广泛存在,学生没有兴趣。”杨德东说。为破除教师们的思维惰性,育英初中采取多种措施,促使他们积极行动起来。

借助信息技术营造的智慧学习环境,教师们学会了通过各种数据和报表分析学生的学业情况。他们不再只关注知识,而是更加关注运用技术营造有利于协作交流和意义建构的学习环境,促进学生实现符合个性化成长规律的智慧发展,从“传统经验型”教师向“现代数智型”教师转型。丰县教师发展中心各科研训员每学期至少一次集中来校视导,通过听课评课、专题讲座等形式,给予全体教师零距离辅导,帮助他们找到教学中的“短板”。校内积极推进“青蓝工程”,开展教师教学比武,通过示范课、研讨课等活动,稳步推动骨干教师培养。学校有效开展跨年级、跨学科集体备课,支持教师申报不同层级课题。一系列举措使得姜丽、刘媛媛、刘芬芬等青年教师快速成长,脱颖而出;老教师们也转变思路,不再唱“独角戏”,而是由“教师讲”转向“学生研”,引导学生自我反思,自主探究。灵活多样的学习方式让教与学在快乐中进行,课堂真正成为学生展示聪明才智的舞台。

“学习‘光’时,老师将灯关掉,点上蜡烛。虽然光很微弱,但我们直观地感受到光的神奇。这样的实验现在会有很多,我们都很喜欢。”回忆起自己上过的物理课,学生于子航津津乐道。

在教师们日趋活跃的思路引领下,育英学子们发生着可喜的变化。他们共同向着教育的理想不断奔跑。

学生活动日渐丰富

“这是我们美术社团一节课上的内容。当时老师让我们用黏土制作古铜人像,就是将黏土捏成人脸后,再刷上一层金色的颜料。不过好像没涂均匀,看上去有点丑吧?”学生魏晶晶的回答透着些不好意思,却掩盖不了这些作品的优秀:乍一看,还以为是金属制作的呢,简直可以以假乱真!

“相比于让孩子们闻鸡起舞、挑灯夜战,我更愿意看到他们在操场上跳跃、奔跑,在社团中发展特长。我觉得那才是学校该有的模样。”杨德东坚信教育功利化不可取,认为学校有义务做到因材施教,为国家培养未来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人才。为此,他在校内积极推行各种社团,为有专长的学生提供发展的平台。

育英初中制定了社团活动方案,有计划、有组织地推进,按时开展活动。“每次活动,都有签到表和记录表。我们希望教师通过活动效果总结和课后反思,不断提高社团活动的趣味性和有效性。”育英初中团委书记黄建东介绍说。

于是我们看到:音乐社团中,学生学唱中外名曲,习得唱法,陶冶性灵;舞蹈社团中,学生在教师带领下,训练动作,培养身体协调性,展现美好身姿;花样跳绳社团中,学生以接力、跑跳等形式进行运动,既提升了个人技能,也增强了团队意识;武术社团中,学生学习抱拳礼,了解中国武术发展史,提振了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在此过程中,也发生了很多有意义的事情。“录制《我和我的祖国》视频时,老师希望我们每个人都能提出一个建议,让录制的片子更加完美。我觉得站在原地唱有点呆板,就建议如果大家能从校园里各个角落走出来,再在校门口汇聚,不仅有动感,而且有气势。最终因为操作起来有难度,很遗憾没能成功。”学生张霖的分享,让我们看到了育英初中学子主人翁意识和自主性的提升。诚如舞蹈社团辅导教师刘伟伟所言:“舞蹈不一定能为孩子们的考学加分,但是一定会为她们的人生加分!”而这,也正是学校所乐见的。

在日渐丰富的活动中,育英学子展现出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

育英初中的变化体现在教育教学的各个方面,同样被教育行政部门和社会看在眼里, “教育教学先进单位”“文明单位”等荣誉,就是褒奖。展望未来,杨德东说:“在追求教育现代化的跑道上,我们唯有不断向前。教育高质量发展,永远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