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表现性学习”和儿童成长同频共振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上一期 下一期

内容详情
返回该版首页

徐州市星光小学:

让“表现性学习”和儿童成长同频共振

■温馨

在21世纪这个竞争激烈的时代,培养创造性人才成为世界各国教育改革的共识。随着国家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全面推进,徐州市星光小学基于学生创新素养,积极倡导“表现性学习”,以“学会表现”聚焦学生创新人格发展,确立创新教育的实践支点及抓手,构建促进学生创新学习的新课堂,全面提升学生核心素养。

变革理念——

让每一位儿童被看见

一直以来,徐州市星光小学充分尊重儿童的年龄特点与认知规律,努力找寻“表现性学习”和儿童成长之间的契合点和关联处,以“情境学习”和“思维可视化”为理论基础,通过专家引领、理论学习、学科实践等多种方式,努力探索“表现性学习”的课堂样态。通过持续的项目推进和学科实践,学校的课堂状态真实、鲜活、灵动,学生的学习过程可见、素养提升可视,最终实现了“敢表”“乐表”“会表”“善表”的育人目标。

“表现性学习”鼓励儿童用自己喜欢或擅长的方式再现所学,让他人包括自己能够清晰地感知到、观察到,做到即学即用、活学活用、学用一体。其核心理念表现为三个方面:儿童是天生的表现者、教师是表现的促进者、课堂是表现的场域。

儿童是天生的表现者,体现为儿童强烈的表现欲。儿童的表现天性得到满足会推动儿童信心百倍地去学习新东西、探索新问题,从而获得新提高。教师在教育中应扮演好“促进者”的角色,尊重学生表现主体的地位,让表现成为教学的主题,并在组织引导中促进学生学会表现。课堂是表现的场所,体现为教师和学生都应积极参与“表现性学习”,在课堂活动中主动体验、合作、探究、收获、分享,将内在的思维活动外化为不同的行为表现,使每个学生都能在认知、行为、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获得发展。这种学习方式打破了传统课堂中儿童被动接受知识的局面,使儿童在课堂上通过探究性活动和展示性行为深化认知,生成智慧。

创新课堂——

让每一位儿童能表现

在对“表现性学习”不断深入理解的基础上,学校以表现性任务为切口,积极探索,依据“表现性学习”的一般流程,形成了“表现性学习”的操作策略,建构了表现性任务设计、实施与评价的实践模型。表现性任务在实施时并不是孤立的,各个学习任务形成了互相联结、相辅相成的任务链条。

同时,学校构建了各学科“表现性学习”的课堂样态,完成了对小学“表现性学习”课堂样态的校本化表达。在小学相对稳定的课堂结构中,根据实际情况和学科属性,学校不同程度地嵌入“表现性学习”方式,结合学科和课型的特点形成各种变式,呈现诸多学科、课型的丰富样态,且都基本遵循“表现性学习”的一般流程,具备五个特征(学习有深度,思维有梯度,评价多维度,指导有效度,表现有力度)和六个要素(贴近生活的情境,真实可操作的任务,充分多维的教师支持,变化多样的学生表现,包容激励的课堂评价,丰富交互的教学资源)。通过确定国家课程中各学科低、中、高学段的“表现性学习”目标,学校进一步形成了“表现性学习”的任务体系,研制了具有操作价值的表现性任务设计工具,为师生开展“表现性学习”活动提供了可移植、可操作的实践路径。

多维评价——

让每一位儿童乐表现

“表现性学习”评价是一种新型评价方式,在评价中充分关注学生在解决问题和完成任务过程中所采用的思路和方法,及时发现差异,对不同于常规的思路和方法,给予高度重视和积极评价。在学生充分表现的基础上,教师及时组织学生对个体或小组的“表现性学习”的质量进行评价。

学校设计了具有普适意义的评价方法——“成长档案袋”“课堂表现评价”和“STARS星评价”,收集了研究数据,拟定了评价标准和评价建议,对学生进行全方位、多维度的评价,为师生开展“表现性学习”提供了可量化、可记录的评价方式。“成长档案袋”是一种过程性评价方法,对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表现进行有效评价,能够及时发现学生的优势潜能和动态进步,促进学生多样化发展。“课堂表现评价”是一种发展性评价,主张教师在进行评价的时候,把学生的课堂表现以及班级讨论的情况作为一项重要的指标,纳入学生的考评体系之中。学校还设计课堂讨论和表现记录表,在课后通过一系列研讨记录的分析、对比,阶段性地对学生在各种教育结果上的成绩做出判断。“STARS星评价”是一种全面性评价,是对学生综合素养的客观定性,评价内容包括学习兴趣与态度、学习行为与习惯、学习方法与能力、综合评价及改进意见等。同时运用参与式评价,发挥家庭教育的作用,要求家长对学生的学习自觉性、学习效率等方面进行评价,督促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思维品质等。

徐州市星光小学将“表现性学习”作为学校自身的独特基因和发展密码,与儿童成长同频共振,使课堂样态得以变革,学生素养得到全面提升,教师专业发展迈上崭新台阶,有力诠释了素质教育的真谛,成为展现学校魅力和特色的名片。

(作者系徐州市星光小学教科研主任,曾获江苏省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一等奖和徐州市“五一劳动奖章”)